七位中国顶级工业设计大师访谈
2019/07/101334
就算去掉“Apple”标识,你仍能一眼看出它属于苹果家族。工业设计的最高境界是将设计融入产品,成为品牌的烙印。中国设计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借“昆山杯”首届中国笔记本电脑设计大赛启动的契机,记者采访了大赛主要评委,这些权威专家为我们解答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到底路有多远?
如果把苹果的Logo拿掉,许多人仍然能够从它的细节等各方面认出它来,而大多数IT产品如果把Logo拿走,你还能认得这是谁的产品吗?当“MadeinChina”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时候,无数中国人欢呼雀跃。但随着经济日趋全球化,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一次重要的转型,以实现技术和品牌的提升,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而“中国设计”已成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越来越重要的一环。
同时,在“十一五”规划中,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当前,正是大力发展我国工业设计的好时机。国际金融危机恰恰是中国IT产业通过加快发展工业设计来推动自主创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速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契机,很多省区市也制定了相关的促进政策,采取了很多有力的措施,如北京、上海、深圳、无锡等已率先行动,发展设计产业,建立设计园区。
昆山开发区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笔记本电脑制造中心,将来更要成为笔记本电脑核心零部件生产中心、上游技术研发中心和下游品牌销售中心,最终打造一个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展示交易和产业文化为一体,全国最大、全球一流的计算机产业基地,成为名符其实的“笔记本电脑之乡”。
为此,昆山举办首届“昆山杯”中国笔记本电脑设计大赛,本次大赛的联席主席、昆山市委常委、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顾剑玉说道:“我们希望借助此次大赛,能够扩大昆山笔记本电脑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吸引一批优秀的笔记本电脑人才到昆山来发展,为昆山笔记本电脑的未来发展集聚人才和技术优势。正是基于这个目的,昆山市政府决定举办首届中国笔记本电脑工业设计大赛。借此机会,我们采访了本次大赛的评委,他们中既有工业设计界专家,也有产业界人士,他们的讲述,让我们真正了解目前“中国设计”还面临的几大问题。
缺乏设计战略
一直以来,中国的工业设计行业虽然不乏获得国际大奖的作品,也有一些不错的设计能够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但总的来说,中国的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特别成功的产品不多,给大家的印象多停留在仿制阶段。为何中国设计很难拥有自己的中国特色?
工业设计,尤其是电子产品的工业设计,是建立在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之中,融合到企业的战略之中。以前,企业竞争以营销和市场为主导,现在,竞争对手推出新产品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人们对新产品的追求也比以前快,从而逼迫企业更快地推陈出新。如果说企业曾经以设计作为一种战术的话,现在的企业到了需要制定设计战略的时候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柳冠中谈道:“要把工业设计融入到企业战略,就是要把工业设计融入到产品开发、企业运转流程控制、产品工艺标准、产品检验标准、营销策划中去。”
的确,好的工业设计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用户的忠诚度,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促进产品的不断成长,企业也将获得更高的战略价值。首届昆山杯中国笔记本电脑设计大赛评委会主席、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何人可表示:“和其他工业产品的设计一样,IT产品的工业设计是否成功并不取决于单一产品是否成功,而是取决于和品牌相联系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战略。设计理念决定了工业设计的核心价值和对于用户的承诺,而设计战略则体现了企业对于工业设计的愿景和规划。目前中国企业大多数处于制造导向和成本导向的阶段,即OEM阶段,工业设计只是一种战术,还远未达到将工业设计作为一种打造企业品牌战略的阶段,即OBM阶段。没有设计战略,企业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对工业设计价值认识不足
作为中国最早引入工业设计概念的产业,早在20多年前,IT业就先后吸引了一大批专门从事设计工作的工程师。但随着IT产业巨大的市场需求不断迸发,各大企业纷纷在以产品和市场为核心的规模化战略下快速地向前发展,于是工业设计逐渐被忽略,而仿制开始盛行。据了解,同欧美成熟的跨国企业相比,目前我国大多数IT企业对工业设计概念的价值认识存在很多不足,在资金投入和时间支出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局限——毕竟,一些国内IT企业在产品的初期开发阶段,同设计公司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较少,只是比较粗浅地提出对产品的一些具体要求。至于双方本应重点讨论的产品的定位问题也是很少有所提及。柳冠中也表示:“中国的制造业是在引进外国产品蓝图、制造设备、生产流程、生产模具、工艺的基础上诞生的,至于为什么这么设计,部分企业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中国很少有企业建立从研究潜在需求、扎实研究原有产品的信息、提出概念、给技术改造等等全流程的设计。”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所长、工业设计系主任孙守迁也说道:“中国的笔记本电脑也好、手机也好,之所以看起来没有特别成功的产品,这和国外品牌的成熟度是有着关联的,国外的一些企业在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信誉上都有着长期的积累,国内企业相对要年轻一些,国内相关企业起点低,到后期更是出现同质化竞争。”
另外,如今中国IT业已经进入到一个薄利时代。也就是说,在利润率相对比较低的情况下,企业往往就需要对各方面的运营费用进行相应的压缩,其中自然也包括本来就投入不大的工业设计研发领域。然而,工业设计本身的种种要素就决定了较大规模的投入。“百分之一”的概念就是对此的印证,“百分之一”就是指消费者看到的产品可能在成型前有100个概念,最后经过不断筛选、不断完善,到开始量产的时候,可能还有三四件产品被投入市场,最终只有一款是市场站稳脚,如果卖得很好的话就意味着整个开发周期结束了,这个产品成功了。而对于一些中国的企业来说,无论在设计人才还是在设计经验上,中国电子产品厂商跟国外厂商相比存在着不小的距离。他们认为模仿既是他们学习别人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同样也是降低成本的良策。湖北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副主任李梁军也说道:“模仿可以将企业的市场风险降到最低。而重新设计研发一种新产品,前期不光需要有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方面的投入,还要冒市场风险,所以,一些企业宁愿选择仿制,而放弃自主开发。我们可以说这是个‘学习’的阶段,但它却使我国的工业设计后备人才得不到历练。”
产业链不完善
一样都是打电话的手机,但很多人都会选择iPhone,一样都是听音乐的MP3,大家都会选择iPod。苹果的这种成功,一直让很多企业非常羡慕,而它的成功很大程度是由于其具有完整的工业产业链。苹果不仅通过其产品使用方式的设计更新和开发带动了使用性能的设计更新,还以此带动了整个公司的生产、销售和服务。由于在设计服务上加大投入,苹果获得了不断超越同行竞争者的技术优势和经济效益;而由于设计直接促进了其产品的销售,进行摊薄了不断更新和开发计算机设备、技术的研究经费。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李英杰谈道:“工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制造阶段,第二阶段是设计阶段,第三阶段是创意阶段。设计阶段就是把产品定性、品质提高,而在中国,部分企业的设计产业阶段是缺失的,这导致目前他们的工业设计还是处于模仿阶段。”
在此问题上,柳冠中也有相同的观念,他认为,工业设计所依存的社会背景是具备产业链,或者说是工业系统的平台,而中国的一些企业,还不能说具备了这个链或平台,只解决了模仿加工制造的能力。”
此外,电子产品领域核心技术的缺失也是影响中国电子产品设计的重要原因。中央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李卫说道:“目前,由于一些电子类的高科技产品的核心技术并不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这导致我们在做工业设计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也让消费者认为我们设计师的产品只是完善设计或者说是改良设计。”而孙守迁也表示:“核心技术的拥有和获取是电子产品创新的关键,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上的高端配件(核心配件)或技术还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这也限制了国内厂商超前设计的视野。”
重技术轻设计
一直以来,中国的企业多半认为技术才是核心竞争力,只要有技术,产品不愁卖。从企业效益的角度出发,工业设计在提升产品附加值上更加短平快一些,工业设计是集成创新,它采用现有的成熟的技术,相对来说投资少、周期短、风险小。核心技术的突围难度更大一些,需要企业能够全身心投入多年,最终还得承担不被市场接受的风险。即使新技术研发成功,也仍需通过设计这个中心环节,才能转化为新产品。另外,工业设计反过来也会向技术开发提出需求,促进技术进步。
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科技被视作是第一次竞争,而产品的工业设计则是第二次竞争,目前两次竞争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很多国际上的大企业在市场长远战略下将技术和工业设计并行开发。在诺基亚,设计不是围绕技术存在的,设计师与技术人员是一起工作的,当诺基亚的工程师进行新产品的开发时,设计师也是一起参与到新产品的开发工作中来。
而在中国,一些企业的设计师往往是作为一名决策链的最后一环参与到开发基本工作中的。在很多情况下,设计师是企业外面的设计顾问,这就使得设计师更加远离决策和权力中心。设计活动无法对主要的决策产生影响。对于这一点,深圳浪尖工业设计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设计师陈汉良说道:“工业设计一旦真正贯彻到企业产业设计和研发的过程中,就能够为产品的生产节约很多成本,我们就曾经通过工业设计把笔记本电脑的装配成本由150元降低到45元。中国美院设计学院教授赵阳也说道:“我们今天能看到国外的产品一再的突破,就是因为产品的制造和设计是紧密结合的,而不是找一个设计师来设计作品,直接加工制作来的。”。
导致制造和设计的这一现象的产生,跟中国工业设计师的培养也有关系。工业设计的设计师与一般的设计师有所不同,他不仅要有美术的基础,还要对其设计产品的工艺非常了解。对此,李英杰说道:“美术院校和工程院校是有差距的。美术院校给人是感官的东西,是外在的东西。工科院校注重是内核的东西,内在的东西。如果说这些美术设计师都从事工业设计,就必须要实现设计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融合。”对此,中央美院工业设计系主任李卫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谈道:“有很多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是由于学生只有设计知识,而没有相应的产品知识,这导致他们的设计最终无法实践。”
设计大赛的推动作用
笔记本电脑属于高科技类产品,它在工业设计方面的创新涉及人的使用方式的因素比较多,就需要有工业设计师来参与,工业设计师可以依据社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未来产品的发展提出前瞻性的构想。而设计大赛是以振兴工业设计事业为目的,提倡设计创新理念,注重工业设计当中的人性化要素,这与笔记本电脑工业设计的创新不谋而合。
在国外,设计大赛既能激发个性的创造,还能为企业搭建一个创新的平台。例如:德国的“IF”设计大赛,就比较注重个性的发挥,并鼓励为将来的发展提出大胆、概念性的设想和提案;“红点”设计大赛则为德国国内和国际上的企业,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创新平台,引导了高品质的消费趋势。
本次昆山杯首届中国笔记本电脑设计大赛,不仅看重产业化也看重产品的概念化设计。与企业国内大赛不同的是,在本次大赛的组别设计中,组委会特地在工业设计组中设置了产业组和概念组两个组别,其目的就是希望激励设计师的创新意识,引领未来的笔记本电脑发展趋势。
未来笔记本什么样
笔记本电脑的趋势是什么?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小、薄这些概念将不断深入人心,笔记本电脑将越来越精致和耐用,技术含量低、价格低廉的时代将一去不返。
谈到笔记本电脑的未来发展趋势时,专家们表示了不同的看法。李梁军谈道:“不管笔记本电脑的形态如何变化,都是与人的需求分不开的。笔记本电脑的诞生是便于人们携带的需求。所以,笔记本电脑的形态设计不论怎么变化,也离不开这样一个使用方式上的原则,而设计师对于使用与消费的合理引导是必不可少的,这需要设计师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共同探讨。”
除了使用方式,专家们更注重的是未来笔记本电脑在感性工艺上的改变,尤其是如何贴近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而何人可也说道:“工业设计的创新,尤其是电子类产品的创新,有赖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创新与应用,有赖于对于消费者真正需求的把握和满足。随着3G时代的到来,三网(互联网、移动网、有线电视网)合一和3C产品合一,使笔记本电脑的工业设计面临革命性的变革。除了在形态上的设计革新以外,更重要的是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革新,以及在人机交互方式上的创新。”
孙守迁谈道:“其实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的发展,笔记本电脑已经出现了细化和分层。单纯从形态角度来说的话,我认为生产和设计者应该更多地关注一下这些细分信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例如像笔记本投影显示、投影键盘等不仅是设计构思了。”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作任何商业用途,如有标错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王女士15818642606